
12月4日下午,校党委书记赵炜明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挖掘龙江优秀精神、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一主题,与思政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强敏应邀参加集体备课会并作专题讲座。
刘强敏从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建设过程讲起,介绍了革命文物搜集、研究、利用,以及革命遗址调查、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分享自己多年从事红色革命文化宣传教育事业的深厚积淀和丰富经验,令我校思政课教师深受感动与启发。
赵炜明对刘强敏馆长的精彩讲座表示敬意和感谢,他强调要深刻理解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龙江优秀精神的当代价值,善于运用黑龙江的红色基因、红色资源滋养青年学生成长,培养更多能担当龙江振兴发展任务的杏林学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新篇章贡献中医药智慧和力量。
赵炜明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东北烈士纪念馆结对共建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以来,共同开展的“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创新探索与实践给予肯定,并希望双方共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继续深耕共建模式,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优势师资力量,推动思政课与龙江革命历史、红色文化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建立长效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共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苏娅主持集体备课活动。学院教师代表围绕如何将龙江优秀精神、红色文化更好融入各门思政课教学进行研讨,并与刘强敏馆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当天下午,赵炜明还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现场办公,全面了解学院发展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与学校办公室、人事处、后勤管理处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研究解决办法。他强调,学校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持守正创新,力争在学科平台建设、思政课教师梯队建设、教学科研成果产出等重点工作上进一步取得新突破,同时,要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供稿:学院办公室 编辑:林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