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将思政小课堂与疫情大课堂紧密结合,开展一堂特殊的“纲要”课,在师生中产生强烈共鸣。
“纲要”课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新华社发布的视频《一鼓作气 不胜不休》后提出,“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你如何理解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为了让学生们感同身受,让身边人讲述抗“疫”故事,该课程采用访谈方式邀请我校2019届博士毕业生、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志伟医生讲述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工作的经历与感受,邀请“纲要”课教师马英华讲述在社区担当志愿者的体悟。刘志伟医生希望学弟学妹们牢记自己是中国青年,是中医药青年,并鼓励大家“信中医、读经典、做临床、跟明师、勤总结、讲悟性”。马英华老师在访谈中讲到,“疫情是一次大考。在这次大考中,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张让人民满意的答卷,这张高分答卷也让世界各国钦佩,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在学生观看访谈视频后,纷纷表示要继续打好专业基础、读经典、多临床,争取早日肩负起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任,把中医药发扬光大。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在课程总结阶段从历史发展、党的领导、社会制度、时代使命四个视角鼓励学生,心有阳光,不负韶华,奋力拼搏,成就梦想。本堂课程以师生一起对战“疫”中最可爱的人说一句心里话结束。
“纲要”课教研室主任许佳老师说:“授课中,我一直被学生的真诚所打动着,也深刻体会到了一堂好课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中实现了教学相长。”授课教师贾延林说:“作为‘90后’教师,这堂课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与学生在思想碰撞中的共进步、同成长,也感受到了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思想引领、价值引导中的责任重大、使命崇高。我一定会继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学校教学督导员王宇教授评价说:“这堂课内在逻辑性强,从教师导语、分段观看视频、再到四段式师生互动讨论,层层递进,既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又能够不断启发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自线上授课开展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引领医学院校学生坚定专业自信,展现家国情怀,投身社会实践。“纲要”课教研室多年来作为学校“优秀标准化教研室”一直不断在实践探索中创新发展。这堂特殊的云端课程,充分彰显了团队合作、形式创新、促动思考、引发共鸣的亮点和特色。